【摘要】 公募基金再掀自购潮,营销手段or抄底信号?
从历史数据来看,大规模的自购通常发生在市场大幅回调时。对存续产品的自购,尤其是大额的自购,表明了基金公司对未来市场的信心。近期,市场经历大起大落,股市震荡之际,不少热门基金也一度“跌上热搜”。与此同时,基金行业悄然掀起又一轮“自购潮”。那么基金大量自购是否意味着“抄底”?
再度掀起“自购潮”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召开后,证监会表示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出包括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在内的多项工作重点。多家基金公司立即作出反应,积极出手,掀起了一波公募基金“自购潮”。
3月16日,睿远基金公告称,公司将使用自有资金再次申购旗下基金不低于1.5亿元,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5年。同日,信达澳银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公开表示,近期已自购自己管理的产品超百万元。
3月17日,易方达基金公告近日运用固有资金2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基金及FOF基金。同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天弘基金也宣布分别以5000万元、1亿元固有资金申购旗下公募产品,持有时间为3年以上、不少于1年。
还有中庚基金旗下三位基金经理丘栋荣、陈涛、曹庆也宣布分别以不低于1500万元、不低于500万元、不低于200万元的金额自购相关在管产品。
3月18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将使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及FOF合计1.5亿元。完成本次投资后,中欧基金今年以来自购的旗下偏股型基金及FOF总金额将达到2.6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包括信达澳银基金、中庚基金、天弘基金、交银施罗德等多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甚至还有基金公司一周内两次宣布自购。
如,早在3月12日,海富通基金就发文称,出资1000万元申购公司旗下海富通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FOF。3月19日,海富通基金又发文表示,基于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已于3月18日出资1000万元申购公上述产品。
事实上,这并不是公募基金公司和明星基金经理今年首次“自购潮”。早在今年1月底时,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20余家公募基金纷纷发布自购公告,一众“顶流”基金经理也纷纷放开限购表示对资本市场表现的长期看好。
自购帮基民服下“定心丸”
对于近期基金的“自购潮”,不少基金公司表示,是基金公司看好后市,希望通过自购与投资者利益捆绑,稳定投资者信心,向市场释放出看好旗下基金的信号。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公募及私募的频繁自购,说明当前市场处于相对底部区域,对投资者来说或是一个较好的入场时期。
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对此表示,“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我们一方面看到了’市场先生’近期的极度悲观,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好公司的投资性价比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当迷雾退去,价值之锚终会回归”。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也认为,随着市场前期调整,部分基金重仓的个股重新回到更适合的投资区间,使基金管理人的配置意愿增强,因此通过增加购买基金的方式,树立信心。另外,对于众多基金投资者而言,基金管理人通过增持的方式,进一步体现共同利益,也是提振信心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市场活跃度。
基金大量自购是否意味着“抄底”?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基金此时的自购旨在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这种真金白银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成为基金投资的参考,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自购基金就一定能赚钱。
事实上,通过回测数据可以发现,每当公募基金开启自购潮时,市场有可能就此筑底,但并不是每次都是底。据中金公司(601995)研究显示,自2015年以来,基金公司净自购规模(股票型+混合型)阶段性峰值发生在2015年三季度、2018年一季度、2020年一季度及2021年一季度,与A股下跌区间相对应。
数据显示,2015年7月,在市场出现从高点回落24%时,基金公司掀起了一轮自购潮,实际自购金额达7.35亿元。但市场并未如期实现V型反转,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2016年和2018年的两次小级别自购潮。
此外,还有中欧基金于1月26日发布公告称,将于30个交易日内以自有资金申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合计5000万元,并持有三年以上;葛兰也将以自有资金自购上述两只基金合计200万元,并持有三年以上。而在回购之后,葛兰所管理的产品还是遭遇大幅回撤,让基民对葛兰的选股能力提出质疑。
虽然本轮基金自购潮同样出现在一轮市场急跌之后,但和2020年春季相比,两次市场杀跌的背景和逻辑、政策呵护的方式和方向,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因此,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基金的自购行为,要更多地把它看做是机构投资者对目前市场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的、优质资产的估值的认可,而不是盲目地把它作为简单的炒股择时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