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收益“加减不一”,创金合信基金建议重点关注四个维度

2022-03-03 16:06:56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摘要】 “固收+”策略走红 公私募业绩却冰火两重天!“关键命门”浮出水面

  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本应作为避险好选择的固定收益+产品,在公募和私募行业意外呈现冰火两天。

  根据第三方机构的业绩监测,截至3月1日,私募股权固定收入+战略产品今年平均利润为0.22%,销售端持续进入增量资金;混合债券二级基金作为典型的公开发行固定收入+战略产品,亏损明显,发行了多种新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能否拥有高水平、灵活的多和丰富的增强资产类别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固定收入+产品实现低风险、中收入的关键生命之门。

  战略收入加减不一

  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813款产品(A、C类分别统计)作为典型的公开发行固定收益+战略产品的混合债券二级基金,年初平均浮亏1.78%。其中正收益产品124到20%,63款亏损超过5%。

  根据国内私募行业某第三方机构的业绩监测,截至3月1日,私募行业固定收益+战略(强债战略)产品平均利润为0.22%,占近60%的产品实现正收益。

  通联数据的业绩监测进一步显示,同期国内近500只债券型私募股权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0.14%。

  换句话说,尽管A股自2022年以来表现不佳,债券市场疲软,但固定收益+战略私募股权基金仍实现了整体阶段性业绩的小幅增长。

  2021年,固收+战略私募股权基金年平均利润达到19.13%。(上述第三方机构数据)

  Image

  更多的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回报。

  曾令华表示,目前国内公开发行机构的固定收益+产品大多以债券为主要配置,加上股票、可转换债券、创新等其他股权资产。目前,固定收益+公开发行基金产品在股票和债券两侧的配置比例约为8:2。今年前两个月,a股股票和可转换债券整体下跌较多,债券收益率有限,因此公开发行的固定收益+产品性能相对较差。

  昌黎资产董事长宝晓辉表示,自今年以来,公开发行的固定收益+产品净值表现疲软,债券市场波动,但主要原因仍来自股权。私募股权固定收益+的增强部分将更多地利用股票、CTA、固定套利、市场中性等战略类别和主要资产来灵活增强收益。因此,自今年以来,私募股权固定收益+产品的表现优于公开发行。

  通晓投资总经理张凡表示,该机构的多资产、多策略、固定收益+私募产品相对多样化。其整体战略结构由40%至60%的固定收益战略、30%-40%的资产轮换战略和10%-20%的衍生品战略组成。其中,固定收益部分类似于公开发行的固定收益+,多资产部分通过公开发行基金量化FOF组合的形式积极获得股票市场的收益。在衍生品策略方面,由国债期货策略集团、股指期货策略集团、商品期货策略集团、期权策略集团等组成。私募股权依靠战略的多样性和底层金融工具的丰富性,相对更能争取跨周期、波动可控的收益。

  夏凡表示,与公开发行相比,自今年以来,私募股权固定收入+产品受益于更灵活的投资范围和战略,部分产品因配置CTA战略而取得了相对稳定的性能。

  关注四个维度。

  3月2日,公募机构创金合信基金宣布,公司选定的回报混合基金未能满足备案条件,确认发行失败。这是今年以来发行失败的第二个固定收益+产品。

  夏凡说:从私募股权老客户的交易行为来看,自今年以来,增量基金进入‘固定收入+’战略的比例仍在上升。这反映出,随着股市不确定性的增加,资产管理市场的实际需求仍然相对强劲。

  宝晓辉表示,今年很难通过股权投资提高固定收入+战略收入,而通过更灵活的绝对收入战略提高收入的产品可能更具吸引力。相比之下,私募股权经理的综合投资能力是投资者选择固定收入+经理的重要基础。在就业背景下,擅长灵活捕捉各种绝对收入机会的经理可能更有优势。

  张凡进一步指出,投资者在选择固定收入+经理和基金产品时,可以关注四个维度:一是产品战略稳定,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投资者无需选择时间;二是产品流动性好,资本容量大;三是低回撤,高夏普,适合低风险偏好基金;四是投资方法合规,管理高效。

  夏凡建议,对于固定收入+战略,投资者不应盲目追求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研究体系的大而完整,而应关注相关研究框架或体系是否足以覆盖其声称的投资战略和专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