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发行市场大不如前,甚至能用“遇冷”来形容

2022-01-29 11:17:05
来源:

  【摘要】 公募2022打算备哪些“货”

  今年以来,A股表现开局不利,这无疑给正在买或已经持有基金的广大投资者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从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的数量来看,相较往年同期有增无减,一些基金公司在最新的策略报告中展现了乐观态度,有基金公司甚至不惜大手笔自掏腰包购买公司旗下基金,发行市场依旧上演着“好做不好发”的现象。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公募新发基金的份额均突破了3万亿份。另据中基协官方数据,截至2021年11月底,国内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5.32万亿元。

  而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的持续扩增,未来还将会有更多基金产品出现在市场。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和机构人士,深入了解2022年各家公司对产品线的展望和对市场的思考。

  产品均衡布局

  均衡,是今年一些基金公司在布局产品和对外发布投研策略中最常见的一个词,在此基础下,一些基金公司会按照收益和风险特征的不同对权益类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和“固收+”等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重点布局。

  大成基金相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今年的产品布局会遵循“均衡策略”原则,综合提升主动权益、“固收+”、债券、FOF、被动指数等不同收益特征产品的开发。“其中,我们会发挥公司的投研优势,继续重点布局主动权益类产品,围绕基金经理画像、渠道画像、客群画像、产品画像做好匹配布局”。

  银河基金向记者表示,将注重不同风险特征产品的立体化布局。一是积极布局权益类基金,继续布局均衡型产品;二是推进“固收+”系列产品以及中短债基金等产品的布局;三是发挥大类资产配置优势,进一步丰富养老FOF、普通FOF产品线,针对不同风险收益特征客户提供不同权益中枢、投资策略的FOF产品;四将拓展工具类产品,进一步丰富指数和指数增强基金,打造旗下被动指数基金产品线。

  展望今年的市场环境及投资者的实际需求,建信基金向记者介绍,将重点布局三类产品。一是主动权益类基金,2022年结构性行情预计持续,基金经理的主动选股能力将成为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二是“固收+”类基金,“固收+”产品具有相对较小回撤和相对较高收益的特征,是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一类投资产品,今年将主要围绕低波动策略和高弹性策略开发相关产品;三是短债类基金,设置了一定持有期或滚动持有期的持有期限,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健型的投资产品。此外,也将加强FOF产品的布局。

  据中加基金介绍,该公司将以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为主,混合型以主题策略权益基金以及固收增强策略偏债混合基金为主,债券型以信用或利率策略纯债基金以及二级债基为主。

  “持有期”更香

  近两年市场行情极致分化,大盘维持震荡表现。从已发行的基金类型来看,带有封闭期的开放式基金数量正在逐渐增多,更多基金公司正在尝试鼓励投资者长期稳定持有基金,包括定开型、有封闭运作期或持有期的基金。基金封闭期的时长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投资者可以在这些基金的开放日进行申购或赎回等操作。

  对于这种现象,大成基金认为,持有期基金的推出通过限制赎回的制度设计,帮助投资者在固定时间内持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金投资者的频繁追涨杀跌行为,有助于投资者以更大概率分享基金的长期投资收益,同时持有期带来的稳定资金有利于长期投资,进一步提高投资者的获利概率。

  建信基金认为,持有期产品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痛点。以权益类产品为例,经内部模型测算,权益类产品持有时间越长,胜率越高,持有到3年左右时往往能够获得相对合理的收益。

  “固收+”得宠

  上述多家基金公司提及今年还将继续布局“固收+”基金,这类基金在近两年一直是基金公司发的数量相对较多的产品,同时也是许多机构资金爱买的产品。不过,从“固收+”产品过去一年的表现来看,市场存在分歧,有些产品不但没有“+”,反而出现了“-”。

  而从今年开局以来的震荡市场来看,“固收+”是否又会是更多基金公司追求稳健收益的利器呢?

  华夏基金告诉记者,“华夏基金一直有在‘固收+’领域布局,如果从2002年10月布局华夏债券(一级债基)开始计算,华夏基金深耕‘固收+’领域已近19年。2022年华夏基金在售新基金中华夏永利一年持有基金就是一只固收+基金。”

  大成基金表示,一直致力于发挥公司多条线投研协同,持续布局不同收益特征的“固收+”产品,以满足不同类投资者的需求。在震荡市中,“固收+”产品配置灵活,攻守兼备,将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北京某大型公募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今年仍然考虑继续做好“固收+”产品的布局。一方面,2021年A股呈现显著的波动与分化,展望2022年,结构化与波动仍将是A股演绎的一条主线。在此情况下,“固收+”作为一种债券打底,不同方式来增强的组合形式,在客户持有体验上将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保本理财产品的退出,居民财富搬家,“固收+”也是承载原有理财产品的需求。

  中加基金表示,“固收+”一直都是公司重点布局的方向,未来还将持续推出更丰富多样的“固收+”产品。

  银河基金也表示,会积极布局“固收+”类基金,以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及养老FOF为载体,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收益相对稳健的资产类别。

  “‘固收+’是在接下来几年非常好的投资品种。”某家基金代销机构高管告诉记者,原因有两点:“一是资本市场的行业轮动越来越快;二是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固收+’能够成为承接银行理财的产品。在这个阶段,‘固收+’是一个好策略,我认为适合普通投资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针对自己的理财目标选择产品,如果目的是替代原有的银行理财,那么就不适合买一个股票占比较高的产品。而作为代销平台,需要将用户分层、需求匹配做好。”

  同时,该高管也坦言,“固收+”策略想做好不容易,投资者很难挑到好的“固收+”产品。“首先,很难有一个基金经理既懂债券又懂股票,这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其实一部分‘固收+’产品是团队运作,在其中就涉及到协调机制和风控机制,需要能够平衡双方。”

  在上述高管看来,有两种方式能够将“固收+”做好:第一种,有一个股债能力都非常强的基金经理,将产品都交给他。第二种,公司投研整体实力很强,且企业内部分工合作的组织管理能力比较强,且以用户为导向的基金公司,才有可能以团队的方式把“固收+”做好。

  业务竞争加剧

  从过去基金公司的新发产品布局来看,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型基金较为突出,许多热门行业或主题基金均是公募争相布局指数产品的着力点,并且有基金公司认为,指数产品未来的竞争还将变得更加激烈。另外,“固收+”和FOF等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大成基金认为,指数基金将会是未来竞争最激烈的产品:宽基指数同质产品多,目前已处于竞争白热化阶段;随着指数工具化在投资者教育中的普及,基金公司在具有较强政策热度的各行业/主题赛道的指数产品布局也将日益激烈。

  华夏基金认为,近两年行业竞争加剧,各个赛道的竞争也比较激烈,比如ETF、“固收+”和主动权益。伴随着个人养老时代的开启以及资产配置理念的深入,预计FOF特别是养老目标FOF这块业务的竞争也会加剧。

  北京某公募人士告诉记者,在波动与分化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固收+”产品或许是客户关注的产品类型之一。此外,有明显辨识度或者行业特色的权益类基金,或许也是互联网平台客户关注的方向之一。

  一部分权益类基金中的“主题”色彩较为浓厚。记者了解到,国内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追求主题鲜明的基金,这也是各家基金公司在布局权益类产品时难以绕开的特点。

  具体到主题布局上,大成基金表示,未来将重点考虑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相契合的相关主题和行业,包括消费升级、新能源、高端制造等。

  建信基金表示有两大主题将会关注:一是“碳中和”相关主题,尤其是新能源板块。长期来看,新能源投资仍处于“甜蜜区”,新能源汽车从“电动化”到“智能化”过程中的机会,以及新能源链条中的风电、绿电运营、上游资源品等仍值得关注。二是“专精特新”相关主题。我国全产业链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全球领先,叠加工程师红利的影响,国产高端装备行业有望快速崛起,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中加基金向记者介绍,目前重点考虑的行业方向有汽车、制造、数字经济、科技、医药等。

  新基金VS老基金

  今年1月的新基金发行市场大不如前,甚至能用“遇冷”来形容。

  截至1月27日,今年以来暂未出现成立规模破百亿的爆款基金,也未出现众多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的火热现象,新基金成立规模普遍偏小,2亿至3亿元就成立的基金不在少数,平均成立规模仅为8.36亿元,该数据低于去年任何单月平均数据。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新成立基金数量超过前者。

  结合大盘走势来看,今年似乎有些开局不利,截至1月26日,上证指数年内跌幅已超过5%。但市场情绪相对于去年年初来看,已经逐渐回归理性和冷静,公募基金公司依旧坚持发新基金。

  北京某公募人士表示,今年基金发行业务上,新发与存量依旧会并重,但会更侧重做好持营陪伴。发展至今,公司已有产品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客户,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如何做好这些客户的陪伴与日常运营,通过更好的投教活动、客户服务以及更好的投资体验,来强化这些已有客户以及已有基金的持有体验将会是一个重点。

  大成基金指出,无论是新基金营销还是老基金的存量营销都十分重要,一方面会继续夯实投研能力,进一步做强做优老产品的赚钱效应和盈利体验;另一方面也会紧跟市场发展变化,通过新的产品布局,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供投资者选择。  今年以来,A股表现开局不利,这无疑给正在买或已经持有基金的广大投资者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从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的数量来看,相较往年同期有增无减,一些基金公司在最新的策略报告中展现了乐观态度,有基金公司甚至不惜大手笔自掏腰包购买公司旗下基金,发行市场依旧上演着“好做不好发”的现象。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公募新发基金的份额均突破了3万亿份。另据中基协官方数据,截至2021年11月底,国内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5.32万亿元。

  而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的持续扩增,未来还将会有更多基金产品出现在市场。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和机构人士,深入了解2022年各家公司对产品线的展望和对市场的思考。

  产品均衡布局

  均衡,是今年一些基金公司在布局产品和对外发布投研策略中最常见的一个词,在此基础下,一些基金公司会按照收益和风险特征的不同对权益类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和“固收+”等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重点布局。

  大成基金相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今年的产品布局会遵循“均衡策略”原则,综合提升主动权益、“固收+”、债券、FOF、被动指数等不同收益特征产品的开发。“其中,我们会发挥公司的投研优势,继续重点布局主动权益类产品,围绕基金经理画像、渠道画像、客群画像、产品画像做好匹配布局”。

  银河基金向记者表示,将注重不同风险特征产品的立体化布局。一是积极布局权益类基金,继续布局均衡型产品;二是推进“固收+”系列产品以及中短债基金等产品的布局;三是发挥大类资产配置优势,进一步丰富养老FOF、普通FOF产品线,针对不同风险收益特征客户提供不同权益中枢、投资策略的FOF产品;四将拓展工具类产品,进一步丰富指数和指数增强基金,打造旗下被动指数基金产品线。

  展望今年的市场环境及投资者的实际需求,建信基金向记者介绍,将重点布局三类产品。一是主动权益类基金,2022年结构性行情预计持续,基金经理的主动选股能力将成为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二是“固收+”类基金,“固收+”产品具有相对较小回撤和相对较高收益的特征,是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一类投资产品,今年将主要围绕低波动策略和高弹性策略开发相关产品;三是短债类基金,设置了一定持有期或滚动持有期的持有期限,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健型的投资产品。此外,也将加强FOF产品的布局。

  据中加基金介绍,该公司将以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为主,混合型以主题策略权益基金以及固收增强策略偏债混合基金为主,债券型以信用或利率策略纯债基金以及二级债基为主。

  “持有期”更香

  近两年市场行情极致分化,大盘维持震荡表现。从已发行的基金类型来看,带有封闭期的开放式基金数量正在逐渐增多,更多基金公司正在尝试鼓励投资者长期稳定持有基金,包括定开型、有封闭运作期或持有期的基金。基金封闭期的时长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投资者可以在这些基金的开放日进行申购或赎回等操作。

  对于这种现象,大成基金认为,持有期基金的推出通过限制赎回的制度设计,帮助投资者在固定时间内持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金投资者的频繁追涨杀跌行为,有助于投资者以更大概率分享基金的长期投资收益,同时持有期带来的稳定资金有利于长期投资,进一步提高投资者的获利概率。

  建信基金认为,持有期产品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痛点。以权益类产品为例,经内部模型测算,权益类产品持有时间越长,胜率越高,持有到3年左右时往往能够获得相对合理的收益。

  “固收+”得宠

  上述多家基金公司提及今年还将继续布局“固收+”基金,这类基金在近两年一直是基金公司发的数量相对较多的产品,同时也是许多机构资金爱买的产品。不过,从“固收+”产品过去一年的表现来看,市场存在分歧,有些产品不但没有“+”,反而出现了“-”。

  而从今年开局以来的震荡市场来看,“固收+”是否又会是更多基金公司追求稳健收益的利器呢?

  华夏基金告诉记者,“华夏基金一直有在‘固收+’领域布局,如果从2002年10月布局华夏债券(一级债基)开始计算,华夏基金深耕‘固收+’领域已近19年。2022年华夏基金在售新基金中华夏永利一年持有基金就是一只固收+基金。”

  大成基金表示,一直致力于发挥公司多条线投研协同,持续布局不同收益特征的“固收+”产品,以满足不同类投资者的需求。在震荡市中,“固收+”产品配置灵活,攻守兼备,将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北京某大型公募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今年仍然考虑继续做好“固收+”产品的布局。一方面,2021年A股呈现显著的波动与分化,展望2022年,结构化与波动仍将是A股演绎的一条主线。在此情况下,“固收+”作为一种债券打底,不同方式来增强的组合形式,在客户持有体验上将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保本理财产品的退出,居民财富搬家,“固收+”也是承载原有理财产品的需求。

  中加基金表示,“固收+”一直都是公司重点布局的方向,未来还将持续推出更丰富多样的“固收+”产品。

  银河基金也表示,会积极布局“固收+”类基金,以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及养老FOF为载体,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收益相对稳健的资产类别。

  “‘固收+’是在接下来几年非常好的投资品种。”某家基金代销机构高管告诉记者,原因有两点:“一是资本市场的行业轮动越来越快;二是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固收+’能够成为承接银行理财的产品。在这个阶段,‘固收+’是一个好策略,我认为适合普通投资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针对自己的理财目标选择产品,如果目的是替代原有的银行理财,那么就不适合买一个股票占比较高的产品。而作为代销平台,需要将用户分层、需求匹配做好。”

  同时,该高管也坦言,“固收+”策略想做好不容易,投资者很难挑到好的“固收+”产品。“首先,很难有一个基金经理既懂债券又懂股票,这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其实一部分‘固收+’产品是团队运作,在其中就涉及到协调机制和风控机制,需要能够平衡双方。”

  在上述高管看来,有两种方式能够将“固收+”做好:第一种,有一个股债能力都非常强的基金经理,将产品都交给他。第二种,公司投研整体实力很强,且企业内部分工合作的组织管理能力比较强,且以用户为导向的基金公司,才有可能以团队的方式把“固收+”做好。

  业务竞争加剧

  从过去基金公司的新发产品布局来看,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型基金较为突出,许多热门行业或主题基金均是公募争相布局指数产品的着力点,并且有基金公司认为,指数产品未来的竞争还将变得更加激烈。另外,“固收+”和FOF等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大成基金认为,指数基金将会是未来竞争最激烈的产品:宽基指数同质产品多,目前已处于竞争白热化阶段;随着指数工具化在投资者教育中的普及,基金公司在具有较强政策热度的各行业/主题赛道的指数产品布局也将日益激烈。

  华夏基金认为,近两年行业竞争加剧,各个赛道的竞争也比较激烈,比如ETF、“固收+”和主动权益。伴随着个人养老时代的开启以及资产配置理念的深入,预计FOF特别是养老目标FOF这块业务的竞争也会加剧。

  北京某公募人士告诉记者,在波动与分化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固收+”产品或许是客户关注的产品类型之一。此外,有明显辨识度或者行业特色的权益类基金,或许也是互联网平台客户关注的方向之一。

  一部分权益类基金中的“主题”色彩较为浓厚。记者了解到,国内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追求主题鲜明的基金,这也是各家基金公司在布局权益类产品时难以绕开的特点。

  具体到主题布局上,大成基金表示,未来将重点考虑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相契合的相关主题和行业,包括消费升级、新能源、高端制造等。

  建信基金表示有两大主题将会关注:一是“碳中和”相关主题,尤其是新能源板块。长期来看,新能源投资仍处于“甜蜜区”,新能源汽车从“电动化”到“智能化”过程中的机会,以及新能源链条中的风电、绿电运营、上游资源品等仍值得关注。二是“专精特新”相关主题。我国全产业链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全球领先,叠加工程师红利的影响,国产高端装备行业有望快速崛起,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中加基金向记者介绍,目前重点考虑的行业方向有汽车、制造、数字经济、科技、医药等。

  新基金VS老基金

  今年1月的新基金发行市场大不如前,甚至能用“遇冷”来形容。

  截至1月27日,今年以来暂未出现成立规模破百亿的爆款基金,也未出现众多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的火热现象,新基金成立规模普遍偏小,2亿至3亿元就成立的基金不在少数,平均成立规模仅为8.36亿元,该数据低于去年任何单月平均数据。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新成立基金数量超过前者。

  结合大盘走势来看,今年似乎有些开局不利,截至1月26日,上证指数年内跌幅已超过5%。但市场情绪相对于去年年初来看,已经逐渐回归理性和冷静,公募基金公司依旧坚持发新基金。

  北京某公募人士表示,今年基金发行业务上,新发与存量依旧会并重,但会更侧重做好持营陪伴。发展至今,公司已有产品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客户,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如何做好这些客户的陪伴与日常运营,通过更好的投教活动、客户服务以及更好的投资体验,来强化这些已有客户以及已有基金的持有体验将会是一个重点。

  大成基金指出,无论是新基金营销还是老基金的存量营销都十分重要,一方面会继续夯实投研能力,进一步做强做优老产品的赚钱效应和盈利体验;另一方面也会紧跟市场发展变化,通过新的产品布局,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供投资者选择。